成长旅途之炼心
这是一个特殊孩子的父亲不抛弃、不放弃的故事,这也是无数个特殊家庭的缩影。曾经,医生说可能会瘫痪;曾经,走到哪需要抱到哪的孩子,如今不仅学会了走路,学会了自己吃饭、洗漱,还学会了自行车、轮滑……爸爸用铁血柔情成就了一个生命的奇迹。
只要我们不放弃,孩子就会有希望;只有我们不放弃,孩子才会有希望!为每一个不抛弃、不放弃的父母点赞!
2015年4月,伴随着呱呱声,儿子来到这个世上,然而这个小生命的到来只给家庭带来短暂的欢声笑语,半年后,在一次常规体检中就被区妇幼保健医院诊断为脑瘫。于是,家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带着儿子四处求医问药,结果大径相同。
4岁后,孩子被市儿童医院诊断为发育迟缓,医生告知存在瘫痪可能。当时民政部门已免费配发轮椅。期间,儿子一直不会说话,不能站立,孩子的外婆总会说:孩子还小,走得晚、说得迟,还经常去信迷信。那时的我上班也挺忙,心里也一直担忧着,并希望奇迹出现,孩子的出行几乎每次都是由家人抱着。
在去年一次周末休息中我带着小孩到小区游乐场玩耍,一对中年妇女路过,那满脸的不屑和嘲笑声深深刺痛了我,那一夜我彻夜难眠,几天中突然发觉自己头上也增添了许多白发,并开始掉发。怎么办?难道孩子就这样一辈子不成?在那一段时间内,我也发现了一个秘密:女儿也开始脾气暴躁,为了弟弟曾悄悄哭过多次。
为了孩子不成为家人的累赘,我冥思苦想,突然想起了我曾经在部队时带过的一个手脚不协调的“新兵”,通过自己帮扶最终战胜自我,成为连队的佼佼者。自此,我萌发了开启孩子康复之路的想法。我按照部队带兵经验逐步列出了小孩的训练大纲,并给自己下了死命令:在一年内身体机能必须恢复正常,并超出同龄孩子的身体素质!
计划容易,实施谈何容易?心胜则强,心弱则败。
2020年7、8月份重庆的天气酷暑难耐,地表温度常常达到36度以上。每天晚饭后我就会为孩子备上一套衣服,背在自己身上,扶着小孩手臂步行约2公里至菩提山脚,花1.5小时爬近1600步山梯,下山也牵着走或倒退支撑小孩两肩练习,坚持外出玩耍或回家时不乘车不坐电梯,辅助小孩扶着栏杆走路练习……这是一个炼心的过程,孩子每走几步会哇哇大哭,也总会引来旁人异样的眼光。
每次回家后,孩子的外婆见我和孩子总是大汗淋漓、衣服浸透,常常带着责备的口吻说在折磨孩子,家属也常常发火,问为什么对孩子这么狠?无论我怎么解释,她们依然如此,以至于有时为了孩子大吵大闹。最后我撂下狠话:两个月内见效果。
那时的我不论是在工作闲暇,还是在夜里休息时,满脑都是孩子正常行走的样子,功夫不负有心人,经过自己精心训练,两个月后,孩子能够直立行走,孩子的外婆也终于说出了五个字:你训练他吧!
一个“练”字,让我心焦力悴。刚开始学会直立行走的儿子出现罗圈腿、上下楼梯不会“一步一梯”,且脚后跟不能正常着地,跑步前行,常常在5米内就会绊倒,头上这里碰个包,身上那里碰掉块皮,以至于家人说他是“包老爷”。
为了彻底解决这些困难,我采取了纱布绑砖块在腿上练军姿、双脚各绑1公斤沙袋走路练习,哪怕在休息和睡觉时也不卸下。终于,在11月初解决了孩子正常行走的问题。
如果说解决孩子正常直立行走是个煎熬的过程,那接下来解决孩子不会使用勺筷、身体乏力、四肢极度不协调等诸多问题一度让我痛心疾首。在遇到训练瓶颈时,最大的压力不是在于训练本身,而是来源于家人对我不理解,说对孩子太严酷,有点“非亲生”的感觉。我也曾一度想放弃过,但每每看到别的孩子在嬉笑颜开、追逐玩闹时,我又鼓起了源源不断的训练动力。
我把家人的话当耳旁风,我总会走到正常孩子中,将他们的体能表现同自己的孩子作比较,然后确定孩子的训练目标,然后将军事体育技巧与动作融合,加强训练。经过一系列的科学训练,孩子的体力、耐力、毅力及其协调性得到显著提高,身体恢复非常不错,精气神有了,连腹肌也练出来了,在一些体能动作上更超过了同龄儿童的标准。
当有一天,孩子会使用筷子、会写字、洗漱,会为我挤牙膏、会将零食分享给家人吃,甚至会扫地、帮忙洗衣、为我搓脚、骑自行车、训练时不再哭闹,且爱好向上时,我会心地笑了。
孩子身体素质的快速成长进步,家人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地站到了我这一边:一切为了孩子!
孩子身体素质恢复的同时,经过专业机构的语言康复,也得到了一定进步,为了得到更加系统的恢复学习,更快融入社会,提高孩子认知等能力,我和小孩都来到了乐一融合。孩子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学会了轮滑,这更加让我坚信了贺妈说过的那句话:家长改变1%,孩子改变99%!在这里,我也愿意同乐一融合的孩子们同成长、共进步!